2020-03-10 15:45:54來源:高三網(wǎng)
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知識點,還沒來得及整理的同學或者想要整理的同學們趕快來看一下吧!
高一物理中運動的描述相關(guān)知識點
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guān)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guān)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例如:第3s末、3s時、第4s初……均為時刻;3s內(nèi)、第3s、第2s至第3s內(nèi)……均為時間間隔。區(qū)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與位移的關(guān)系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速度與速率的關(guān)系
四、速度、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關(guān)系
五、運動圖像的含義和應用
由于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理解圖象的含義
(1)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2)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2.了解圖象斜率的含義
(1)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必修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余兩個。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guī)定。
2.常用推論
二、運動圖像的理解及應用
1.研究運動圖象
(1)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2)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坐標)的意義。
(3)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如圖所示是形狀一樣的圖線在x-t圖象和v—t圖象中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三、追及和相遇問題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
(1)根據(jù)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
(2)根據(jù)兩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guān)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guān)聯(lián)方程。
(4)聯(lián)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1)抓住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guān)系:是時間關(guān)系和位移關(guān)系。
(2)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jīng)停止運動。
4.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
(1)數(shù)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數(shù)求極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tài)和臨界條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四、紙帶問題
1.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1)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²,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加速度
(1)逐差法:a=[(x6+x5+x4)-(x3+x2+x1)]/9T²
(2)v—t圖象法: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t圖象),然后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
3高一物理中的相互作用知識點總結(jié)
一、彈力問題
1、彈力的產(chǎn)生:
條件:(1)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2)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或拉伸。
2.彈力方向的判斷: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受力物體)。
(2)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受力物體)。
(3)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彈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沿繩背離受力物體)。
補充:物體間點面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面,點線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線,兩物體球面接觸時其彈力的方向沿兩球心的連線指向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strong>
(1)彈簧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F=kx。其中k代表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僅與彈簧的材料有關(guān),x代表形變量。
(2)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二、關(guān)于摩擦力的問題
1.對摩擦力認識的四個“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靜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動摩擦力小。
(3)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但一定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
2.靜摩擦力用二力平衡來求解,滑動摩擦力用公式F=μFn來求解。
3.靜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斷:
存在判斷: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發(fā)生相當運動,若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物體間存在靜摩擦力;若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不存在靜摩擦力。方向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三、物體受力分析
1.物體受力分析的方法:
2.受力分析的順序先重力,再接觸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分析物體受力時,只分析周圍物體對研究對象所施加的力。
(2)受力分析時,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確定每個力的實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實際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當做是物體受到的力。
(3)如果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
(4)物體的受力情況會隨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必要時根據(jù)學過的知識通過計算確定。
(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體,互相作用要隔離。
四、物理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與分解中的應用
1.正交分解時建立坐標軸的原則:
(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為原則,一般情況下應使盡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標軸上。
(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標軸上。
4必修一牛頓運動規(guī)律
一、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
1.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guī)律。
(2)牛頓第一定律是慣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
(3)肯定了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4)牛頓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實驗總結(jié)出來的一條獨立的規(guī)律,并非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
(5)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從運動效果上說,相當于物體不受力,此時可以應用牛頓第一定律。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a與F、m的定量關(guān)系,特別是a與F的幾種特殊的對應關(guān)系:同時性、同向性、同體性、相對性、獨立性。
(2)牛頓第二定律進一步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決定于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初始狀態(tài)。
(3)加速度是聯(lián)系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的橋梁,無論是由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情況,還是由運動情況確定受力情況,都需求出加速度。
3.對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
(1)力總是成對出現(xiàn)于同一對物體之間,物體間的這對力一個是作用力,另一個是反作用力。
(2)指出了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特點:“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質(zhì)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時出現(xiàn)、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效果不同。
二、應用牛頓定律時常用的技巧方法
1.理想實驗法。2.控制變量法。3.整體與隔離法。4.圖解法。5.正交分解法。6.關(guān)于臨界問題處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據(jù)條件變化或過程的發(fā)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況的變化和狀態(tài)的變化,找到臨界點或臨界條件。
小編推薦: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技巧
三、物理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典型問題示例
1.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關(guān)系知識點:
(1)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決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與加速度的關(guān)系F=ma,合力只要不為零,無論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為零。
(2)合力與速度無必然聯(lián)系,只有速度變化才與合力有必然聯(lián)系。
(3)速度大小如何變化,取決于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方向之間的關(guān)系,當二者夾角為銳角或方向相同時,速度增加,否則速度減小。
2.關(guān)于輕繩、輕桿、輕彈簧問題的相關(guān)知識點:
(1)輕繩:①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②同一根繩上各處的拉力大小都相等。③認為受力形變極微,看做不可伸長。④彈力可做瞬時變化。
(2)輕桿:①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桿的方向。②各處作用力的大小相等。③輕桿不能伸長或壓縮。④輕桿受到的彈力方式有:拉力、壓力。⑤彈力變化所需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
(3)輕彈簧:①各處的彈力大小相等,方向與彈簧形變的方向相反。②彈力的大小遵循F=kx的關(guān)系。③彈簧的彈力不能發(fā)生突變。
3.物理關(guān)于超重和失重的問題相關(guān)知識點:
(1)物體超重或失重是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或?qū)覓煳矬w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體的實際重力。
(2)物體超重或失重與速度方向和大小無關(guān)。根據(jù)加速度的方向判斷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則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則失重。
(3)物體出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與重力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全部消失:①與重力有關(guān)的一些儀器如天平、臺秤等不能使用。②豎直上拋的物體再也回不到地面。③杯口向下時,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以上就是小編對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梳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消防工程師 消防設施操作員 BIM 造價工程師 環(huán)評師 監(jiān)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建筑九大員 公路水運檢測 通信工程 智慧消防工程師 裝配工程師 一級注冊建筑師 二級注冊建筑師 注冊電氣工程師 智慧建造工程師 房地產(chǎn)估價師 EPC工程總承包 碳排放管理師 雅思 托福 GRE 托業(yè) SAT GMAT A-Level ACT AP課程 OSSD 多鄰國英語 考研英語 英語四六級 商務英語 青少兒英語 IB英語 劍橋英語 職場英語 提升英語 AEAS 英語口語 出國英語 初高中英語 學生英語 成人英語 公共英語 詞庫 經(jīng)濟師 初級會計師 中級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 基金從業(yè) 證券從業(yè) 薪稅師 銀行從業(yè) CMA ACCA 會計實訓 稅務師 CFA 企業(yè)合規(guī)師 審計師 FRM 高級會計師 稅務師 期貨從業(yè) CQF 真賬實操技能 葡萄牙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韓語 西班牙 意大利 高考小語種 粵語 泰語 俄語 阿拉伯語 電商視覺設計 影視后期 剪輯包裝 游戲設計 游戲程序 UI設計 室內(nèi)設計 UXD全鏈路 平面設計 CAD設計制圖 商業(yè)空間設計